好巧,我很久前就想过这个问题,结果是在两个词之间纠结,transfigure和avatar,但又觉得两个都不是100%地契合。Transfigure上面已经说得很详尽,就说说avatar的理由吧:一个比较基本的解释是the phenomenon of an avatar是指descent of God in human and other forms,仅仅而且广泛地存在于源自印度的宗教中。孙悟空可以从物理形态上变成其他有生命(神、人、妖、动物植物等等)和无生命的物体,但是精神上,永远都是唯一的一个。所以avatar的优势在于其能表现孙悟空的宗教和地域背景,孙悟空的72变也恰好应对这个词的基本意义,观音、普贤、文殊菩萨等神仙也会变成种种人间形态,说他们的变化形态是avatar,一点问题没有。
举个例子吧,如果孙悟空自己变成一块石头或者一只鸟,那就是avatar,如果他把一片普通的树叶变成一块石头或者一只鸟,那就是transfigure。电影《Avatar》借用了这个宗教单词,但其应用并不准确,因为电影里有两个形态同时存在,即地球人和阿凡达人的躯体,精神上只有一个;而avatar的本意中,不同的形态不能并存。总结一下avatar吧,这个词的不足也是它的优点,即其宗教和地域意义上都有印度色彩,可我心里总有点不情愿孙悟空的神通带这种色彩。
好巧,我很久前就想过这个问题,结果是在两个词之间纠结,transfigure和avatar,但又觉得两个都不是100%地契合。Transfigure上面已经说得很详尽,就说说avatar的理由吧:一个比较基本的解释是the phenomenon of an avatar是指descent of God in human and other forms,仅仅而且广泛地存在于源自印度的宗教中。孙悟空可以从物理形态上变成其他有生命(神、人、妖、动物植物等等)和无生命的物体,但是精神上,永远都是唯一的一个。所以avatar的优势在于其能表现孙悟空的宗教和地域背景,孙悟空的72变也恰好应对这个词的基本意义,观音、普贤、文殊菩萨等神仙也会变成种种人间形态,说他们的变化形态是avatar,一点问题没有。
举个例子吧,如果孙悟空自己变成一块石头或者一只鸟,那就是avatar,如果他把一片普通的树叶变成一块石头或者一只鸟,那就是transfigure。电影《Avatar》借用了这个宗教单词,但其应用并不准确,因为电影里有两个形态同时存在,即地球人和阿凡达人的躯体,精神上只有一个;而avatar的本意中,不同的形态不能并存。总结一下avatar吧,这个词的不足也是它的优点,即其宗教和地域意义上都有印度色彩,可我心里总有点不情愿孙悟空的神通带这种色彩。
我还真没有想到avatar这个词,因为感觉差距有点大。你这么一提,我也去查了一下,结果大致如下。第一,avatar是个名词,不是动词。第二,avatar是梵语不是英语,几乎没有看到avatar在英语文化中有过什么影响。avatar主要的用法,正如你所说,是集中在印度教的经典中。主要是指印度教主神毗湿奴在世上的化身,其主要目的是在世间传法,恢复真理。所以,这个意思是指有目的的在世上化身,和孙悟空的变化不同。说到观音菩萨的化身,我查阅了一下《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的介绍,里面提到所谓“十方诸国土,无处不现身”的“现身”使用的名词是manifestation。这个manifest是一个很需要知道的动词,我还需要研究研究。但是,没有发现有使用avatar来描述的。另外,观音菩萨的现身有所谓“千处祈求千处应”的说法,所以,也不太符合avatar不同形态不能共存的特点。所以,我觉得用avatar翻译72般变化,还可以再商榷。
再说说transform在我这儿落选原因吧:1. transform总给我一种质量和能量都守恒的暗示,2. 这个词还让我感觉有一个渐变或者一步一步的过程。这两个感觉都很符合transformer(变形金刚),但不太像孙悟空的神通。
相较于“变”,我想得更多的是“72”,从六七岁就在想了,至今无果。
72这个数是实数,还是虚指?
如果为实,是他的能力能变72种事物,像衣橱里的72件衣服一样,每一种都预先设计好了?还是他有72种变化的额度,想变什么就变什么,像72块钱一样,把72的额度花完了就没有了?还是他能在72种指定的分类中任意变化?
如果为虚,72变意味着很多变化,其实的意思是变幻无穷,无穷大的数量?女娲能70变,二郎神和牛魔王也是72变,沉香73变,这些有比较了神通之后的说头?或者也是虚指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