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数

numbers2

看朋友在他办公室里发呆,走过去问候。“又发呆啊,想什么呢?”“在想数是什么。”“数字的数?”“是的。”“这有什么好想的?”“我问你,现在屋里几个人?”“俩人啊。”“为什么是俩人?”(此处静默五分钟)“难不成还是三个人?”“嗯,可以有一个鬼。”“唏。那还可能是一个人呢。”“没错,如果我根本就没把你当人。”“你到底想说什么啊?”“其实,说屋里有几个人都没问题。这不过是代表我们看这个世界的一种角度罢了。说屋里有两个人,无非是一种最容易解释你所看到的现象的说法罢了。”听完,我走出了他办公室,回头说:“屋里没人了,我锁门了。”“滚!”

写这故事的初衷,其实并不是想讲一个笑话。而是真的想议论一下关于数的问题。

人的思维活动,总是要经过从具象向抽象方向的转化。在这个过程中,很多“确定的”或“想当然”的事情,都开始变得不那么确定,也不再那么当然。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。因为在它开始的初期,你会感觉混乱,匪夷所思,甚至是恐惧。但如果你能坚持到最后,这个思维过程会带来认知上的提升,那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愉悦和收获。

关于数字,这可能是一个很不显然的事情,特别是以文章开始的方式去讲述。这里面的主要问题在于,我们一直认为我们是用2来描述房间内有两个人。其实,人的概念本身就是我们的视觉对这个世界的观察结果。如果我们不用看,而是用听,可能并不总能准确的知道屋子里有多少人了。但视觉的清晰,使我们忘记了,眼所见,只不过也是我们对世界的观察,并不是这个世界本身。所以,把屋子里会说话的实体计数为2,是我们对这个世界观察之后做的一个判断,而不是这个世界自身的真相。

换个场景想一想。你走进一个房间,里面有你的5个好朋友。3个站着,2个坐着。见到你来,其中一个坐着的说:“呦,你也来了。”这时,你下意识地说:“你们5个都在啊。”坐着的朋友却说:“怎么是5个?你好好看看。”你这时定睛一看,另外四个人纹丝不动,犹如蜡像。你可能会说:“哦,蜡像啊。那就你一个人啊。”还没等朋友说话,你看到另一个坐着的朋友嘴唇动了一下,你才恍然大悟:“原来还有你!”于是你们3个人聊天许久,一个小时后,说一起去吃饭。出门的时候,一个站着的“蜡像”跟着你们一起出来了。

在这个过程中,你开始以为是5个人,后来认为是1个,又变成2个,最后才知道,原来是3个朋友。这就说明,这些数,并不代表实际的情况。无一不是你的头脑,根据对室内的观察,做出的判断。只是这个判断,也就是这个数字,是最直接的,最容易解释你所看到的现象罢了。其实,在你离开之后,酒足饭饱之时,你都无法确定当时屋子里,到底有几个人。

由此,我们可以引申。地球上一共有80多亿人,可每个人心中,却装不下这许多人。头脑简单的人,只知道两种人,一种好人,一种坏人。复杂一点的,有亲人,朋友,同事,陌生人等。总之,我们不在日常生活中,考虑每一个人。因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,也没有必要。我们只需要一种可以简单地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就可以了。于是,你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,两个人,10个人,104个人等等,都可以。

进一步讲,任何的科学活动,都是在一个给定的前提下,首先确定研究内容的数目,才开始真正的研究。比如物理学,描述这个世界,不可能永远考虑所有分子原子。像热力学这样的学科,反而要忽略所有粒子的区别,都当成同一种粒子。再比如生物学,分类根本就是生物学的基础研究方式。虽然每个动物个体都不相同,但仍需要归类,以方便分析。

最后,关于人们在某一范畴内所确定的数目,或是整体数量,或是分类的数目,这些都不应该是任意的,随便的数目。即使如上文所说,我们挑选这些数目都是由我们的需求而定,但有些数目明显比其他数目具有优势和美感。最简单的,就是我和朋友在屋里时,我认为物理有两个人。这个数目是最容易被理解的。虽然你可以认为屋里有三个或一个或其他数目的人,并为之提供一套解释屋里所有现象的理论,但都不如两个人具有美感。另一种美感,源自这个数字本身。比如5和6就有很多的区别,如果这个数目本身又可以对研究的对象有指导作用,那就很有意思。比如有限群里面的拉格朗日定理,把子群性质和群本身的元素个数联系起来,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。

是的,我在此也是想对给数论这门学问,激发更多的灵感和理解。

我和西雅图

多云的天,无赖的雨,一场偶遇,几年光阴。讲一段小故事,叫我和西雅图。

那一年出差,住在公司租的短期公寓里。看到一本杂志,介绍西雅图地区生活环境的。本来对这个地区印象就不错,看到那本杂志后,竟然爱不释手。最终,把它带回了国。决心赴美,并不是一种特别强烈的心情。相反,却是平静而坚定的想法。似乎从没怀疑过自己的这个决定,也从来没有认为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。应该说,当我有了来西雅图的想法时,就觉得一切都是安排好的,只要去做就可以了。事后证明,果然如此。

买一张到美国的单程机票,总觉得是少见的事。离家的感觉,也大概是那个时候开始的。这次的离家,是我生活中很特别的一次。即是因为那是离开此前生活了20多年的地方。更因为,这一次离开后,生活了20多年的地方,人和事都发生了大变化。哪怕是半年后回国,也已经不可挽回。于是,这一次分别,不只是和故乡的分别,更是和过去20年的分别。

当飞机降落在西雅图-塔科马机场后,我找到了租车的地方。此前在国内,只有几个小时的驾驶经验,现在,却要独自驱车去几十公里外的临时住宿。紧张是唯一能感觉到的东西了。然而,这种紧张在一切都安顿下来之后,就迅速消逝了。我开始感觉到自己一心想来这个地方的原始冲动:闲散和自由。

虽然是一个在大城市长大的人,却一直不能习惯城市的喧嚣和拥挤。我寻找过很多年,但从没有在这热闹中找到任何我喜欢的东西。匆忙的脚步,无意义的攀谈,利益的追逐和转移,我甚至有时候都找不出太多出门的理由。于是,当我在西雅图郊区的雷蒙德的安静街道上行走时,我能体会到那难得的平静,又竟如久别重逢。这就是一颗种子,在心中埋下,长大,挣脱。

另一个是自由。你若逼问,什么东西使我不自由。我说不出,但又觉得在北京的每一分钟,你都在说别人的话,做别人的事,在意别人的介意,争取别人的肯定。这个世界就没你什么事。鲁迅先生说的吃人,也大抵不过如此吧。而西雅图,没有这些。

西雅图只有雨。入秋到初夏,是西雅图的雨季。连绵不绝的雨水,时而让人觉得单调,但我更多的时候,是坐在窗前,看院子里的雨景。可以什么都不想,就这么坐着。我承认,这也是一种奢侈,一种西雅图式的奢侈。

到了晴天,走在大街上,人与人仍可以保持相当的距离。你自可以在街道上,无目的的行走,就如你的头脑里,漫无目的的思绪。想点什么,又不想什么。大约也算一种禅定,一种修行。一种西雅图式的修行。

这就是我和西雅图的故事,简单而曲折,偶遇却必然,用心求无心,现在即未来。

理解这个世界

和周围的很多人相比,我更热衷于理解这个世界。对于这个理解,我始终要求逻辑和各种细节的终极一致性。柯南说,真相永远只有一个。这句话,可以有更深的含义,那就是,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真相。人们用世界观称呼这件事,但我更喜欢用真实来称呼它。真实只有一个,这件事无法直接证明和阐释,但它具有难以替代的理论美感和简单性。这篇小文,旨在简单阐述人们在理解世界真实过程中的若干问题。

在讨论“是”的问题以前,笔者认为应该先把“不是”的问题说清楚。“真实”只有一个,但几乎每个人都有各自对这个“真实”的理解。有趣的是,没有一个人的理解会是完全正确,也没有一个人的理解会是完全错误。笔者无意坚持自己所说皆为正确,因为这是不可能的。世界有其自己的,唯一的真实,而人们的头脑中,有一个对这个世界的理解,或者称为头脑中的真实。这两个其实都是真实,只是是不同层面的真实。关于这两个真实的讨论,笔者会另做论述。此文,只以世界之真实为主,以人们理解这个真实的过程和状态为主。

关于不同人的理解,有一个小比喻。世界的真实如果是实物,那每个人的理解,就如同照片。照片的角度和分辨率不同,人们的理解之不同也是如此。常有人言,看太细致会烦恼。笔者对此反对观点鲜明,看清才真不烦恼。就如同视力不好的人,会比视力好的人更容易碰到路上的障碍一样。所以,这种追求真实的过程,并非自寻烦恼。人们放弃追求的原因,并不是他们自己声称的那样,所谓想得开或顺其自然,真实的原因是,他们没有能力认识事物的根本原因,没有意愿深入学习和思考。懒惰,懈怠和无能,才是“顺其自然”的根本原因和动力。

说了这些“不是”,下面就要说“是”。关于“是”,要从逻辑说起。

对世界的理解,不可能绕开逻辑。这个世界每一分,每一秒所发生的事情,无一不是遵循严谨的逻辑。一毫不差,一丝不乱。中国人称之为“天行健”。其实这话有些说反了。是这个世界的有条不紊的运行,教会了人们逻辑。这些逻辑,以各种知识的形式,进入到人类社会中。逻辑和知识的迭代,帮助人们认识越来越复杂的事物,也帮助人们创造越来越复杂的事物。然而,由于种种原因,人类的教育最终没能把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逻辑,全面教授给每一个人。反之,很多人只是学到了最最基本的逻辑和知识,而这些逻辑和知识,远不足以使得人们看清和理解其所身处的这个世界和社会。而与知识相比,这些人更多的丧失了逻辑性地分析问题的能力,所以其所能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。这样的人,最终以一个“小孩子”般的心智,生活在这个高度复杂的社会和世界中。

由此,人们应该从事这样的工作。这份工作由足够复杂的部件和关系组成,而处理这种复杂关系,是这份工作的核心任务。当人们在这样的工作中逐渐掌握了处理这种复杂事物时,他应该被给予新的复杂工作,直到他可以完全理解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事物,都具有类似的复杂程度,而每一种复杂事物,都要有相应的方法来解决。而解决这些复杂问题,需要使用复杂的逻辑思维。再往后,人们应该从处理复杂的事物中,进行抽象的,更广义的思维,进而认识到躲藏在这些复杂事物背后,那些基本的,单纯的,具有美感的原则或原理。这样,才算完成一次深度的,基于逻辑的思维和认知过程。这个过程要不断重复,使得人们可以不断认识更复杂,更深刻,更基本的问题。

然而上述思维认知活动,并不在大多数人的身上发生。很多人的思维,只比小学生应用题水平高一些有限,他们甚至不能看到事物的复杂特征,更不用说了解或应用这些复杂特征背后所隐藏的简单的原理和原则。这是一个可悲的事实。

关于逻辑,又可以分为几个层面。最基本的,是以具象为主的逻辑。这种逻辑,大体上等同于看图说话,其复杂性是各种具象逻辑的叠加。在这样的逻辑层面上,极少有具有提升意义的抽象思维。因为抽象逻辑的基本缺失,逻辑的内容分散而缺少相关性。进而几乎无法在这个逻辑体系内,自发地发现逻辑内容之间的矛盾关系。以这种逻辑为主要方式的思维,常表现为短程推理为主,几乎无有效的演绎,观点时常矛盾。这就是很多人所持有的逻辑方式。网络上所见的很多可笑,偏执,暴力的言论,基本属于这个层面逻辑的结果。

在这个基础上,可以发展的逻辑形式,是抽象逻辑。这个逻辑形式,注重从已知的逻辑内容,进行抽象思维,进而形成抽象的概念和原理。此后,再将这些抽象和原理,应用于已知和未知的内容。前者,可以用于检验逻辑的一致性,后者可以获得对未知事物的认知。从这个逻辑层面开始,人们可以开始脱离对具体事物的依赖,从抽象的,原理原则的层面看待事物,并根据原理原则进行生活,对具体事物的执着开始减少。受过较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们,通常会具备这样的逻辑思维能力。

再往上层,一般认为是辩证逻辑。这是一个新的高度。在辩证逻辑下,人们开始看到,这个世界并不是黑白分明的,即是又不是的现象随处可见。由此,人们开始看到任何事物的两面,或名之“对立”,或名之“矛盾”,或名之“阴阳”。这两面既相对又相依。相对两面,除了“彼此不同”以外,不再有自身的特征,是为“合而不同”。运动变迁,此消彼长。以衡常,以紊迁。此外,这个逻辑是如此抽象,以至于其必可应用于相对双方中的一方。由是,必然可彰显自然界“自相似”形式的对称性。这样一来,可轻松适用于对自然界诸事物的解释,分析。

这一层次的逻辑,有两点需要明确说明。第一,这个层次的逻辑,开始显现出语言的局限性。运用辩证逻辑,常会在分析中出现,诸如是此又是彼,非此又非彼,是此又非此,非此非非此等形态的语言形式。这使得语言表达和理解,开始出现困难。笔者认为,语言在传达人们想法方面,是非常有局限性的。越丰富而复杂的逻辑,越难以用语言表达。辩证逻辑就已经触及到这一层。若再往上升,语言甚至可能落到全无用途的境地。由此,人们在运用辩证逻辑时,应抛开语言细节,转而关注关系及分寸,再加以分析和理解,才能从此逻辑中,有所收获。第二,这个层次的逻辑,开始具有强大的解释能力。也就是说,几乎任何现象,都可以使用这样的逻辑去解释。这包括了符合实际的解释,也包括不符合实际的解释。正因为如此,才会有人声称这种逻辑是:人嘴两张皮,反正都是理。或者说,这是说话两头堵,等等。这个问题,笔者称其为“滥用解释力”。这样做的结果是解释力“堕化”和丧失。逻辑解释力的堕化,在各个层面都会发生,但在辩证逻辑层面,开始变得显著。从具体逻辑到辩证逻辑,人们思维中的概念,越来越抽象。因为这种抽象性,人们看到更多的对称性和美感,并具备越来越强大的发现和理解未知世界的能力。笔者称之为思维的“活性”。但在辩证思维层面,如果放任逻辑的灵活性,不了解如何掌控分寸,“堕化”就会发生。人们不但无法依此理解未知世界,就是对已知事物的理解,也会出现偏离实际的现象。也就是说,思维的“活性”丧失了。一个人,如果没有认真仔细地了解并掌握辩证逻辑,往往最后,终于“堕化”,丧尽“活性”。任何受过教育,可以触及辩证逻辑的人,都有可能以此收场,止步不前。

“堕化”的出现,既昭示了辩证逻辑的弱点,也指明了提升的方向。其实,“堕化”并非辩证逻辑特有的问题,也并非是辩证逻辑所导致的。“堕化”所显现的,并不是辩证逻辑的问题,而是此前所有逻辑系统都有的问题。那就是,纯粹依赖知识和推理所导致的必然。这里面所缺失的,就是下一个层次所特有的,笔者称之为“审美”逻辑。

关于审美逻辑,首先要说明一点,那就是审美其实不是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,而是人们思维活动的起点。当人们出身于某个环境中时,人们对周围一切的观察,其实是从感受开始的。我们看到一个东西,总是现有好坏,美丑的感受,才有如何美,如何丑的说辞。这是代表了一种人类思维的方式。人们很容易理解,人类的逻辑思维是人类独有的,是区别于其他生物的。同样,人类对事物美丑的感受,如同逻辑思维一样,是人类独有的。而逻辑思维和审美感受,在人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中,至少是同等重要。然而,今天的人们,已经对此感到陌生。因为审美感受,已经和逻辑思维,完全分离了。当艺术和科学分离之初,其意义在于释放逻辑思维,并令其长足发展。这个目的,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已经做到了,甚至是做过了。甚至有人认为,必须要把艺术性的,审美性的思维从逻辑中去除,才能无误地认识这个世界。这是一个危险的认知,正是这样的坚持,才令今日科学发展,“堕化”思维加剧,阻碍科学有效的发展。

关于审美逻辑,我们还可以做如下思考。假如我们的知识已经告诉我们,我们在一个平面之上,要从一个点,前进到另外一个点。我们的知识还告诉我们,我们有能力走到平面上的任何一个点。这时,我们可以怎么办?我们可以从出发点出发,随意在平面上的任何地方经过,走过一个很复杂的曲线,最后到达目的地。我们还可以沿着直线,走到目的地。这都是可以的。我们知道,如果是光线,会沿着直线走到目的地。如果我们不把光线沿直线传播当作一个知识,而是当作一种提示或思考,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自然界的一种选择。这种选择就是光沿直线传播。如果我们把这个认知提升一点,或者说抽象一点,那就是说,光线的传播满足物理学上的最小作用原理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再进一步地抽象,放弃最大最小的这种具体特征,我们也可以理解为,自然界是遵循着一种具有对称性,具有美感的方式运行。换句话说,虽然我们有能力走遍平面上的每一个点,但我们并不必须走到很多点上。这个取舍的依据,是一种基于对美的追求。这种美感,最终代表了非堕化的选择。

如同其它逻辑思维一样,审美逻辑也需要学习和培养。人生而具有审美的能力,这种逻辑,需要在生活中反复熏陶和培养,才能逐渐成熟而变得有用。在现实中,因为科学和艺术的完全的隔离,人们很难在自然的成长中,充实和发展审美的能力,所以,滥用逻辑,堕化的逻辑,随处可见。原因还在于,审美逻辑是几乎无法用语言直述的,而看重形式逻辑的科学,是很难用其熟悉的数理逻辑去描述审美逻辑。这种逻辑,只能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审视和感受去建立。当代普通教育,对于理科类学生的艺术性教育是极其薄弱而肤浅的。理科类学生,很少能从大众教育中,对艺术性的审美感受,做深入的探索。除非个人对某种艺术形式有着强烈的热爱,从而从自我的,个人的实践中,明确感受到审美逻辑的特征。

一定有人会问,是否存在比审美逻辑更高级的逻辑呢?笔者认为很可能存在,只是现在,笔者还不能十分确定是什么形式的逻辑,更不能对其进行理论化论述。这可能还需要些时日。

作为逻辑部分的结尾,笔者觉得有必要做如下的说明。作为现代人,特别是理科人,应该尝试去了解一下量子理论。量子以前的经典物理学,大量使用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各种逻辑,顶多是应用时比日常生活更复杂和严谨。但量子理论,向人们展示了世界的另一面,或者说是逻辑的另一面。比如,经典逻辑中的非此即彼在量子理论里就不再成立。再比如,经典逻辑里,我们认为可以通过独立观察事物不同方面来获得整体性认知。这一点,在量子理论中,由于测不准原理,变得不再有效。我们甚至不能独立观察一些我们认为是无关的方面。这些都代表着我们熟悉的经典逻辑的局限性。这个世界是一个统一的世界,量子理论的逻辑和我们的经典大众逻辑,都是这个世界的真实。所以,了解一些量子逻辑,对于反思我们习以为常的逻辑定式,有很大帮助。也符合开篇所提到的,人们应该思考足够复杂的问题以了解身边足够复杂的世界。

对这个世界的理解,笔者将其分为七个层次,本文将讨论前四个层次。人们理解这个世界,目的在于解决一些问题。所以,每一个层次都着重解决一个问题。每个人并不只停留在某一个层次,但每个人会集中解决某一个问题,从而以这个层次所代表的思维为主。停留在某一个层次,并不妨碍一个人会有基于更高层次的思维,只是这样的思维并不集中或占主导。

理解世界的第一个层次是工作而养活自己。人们在这个层次积累对世界最主要也最为重要的认知。在这个层面,解决“饥与饱”的问题。每一个步入社会的正常人,都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。这是对世界和社会运转方式最直接的理解。正常的人,不会在这个层次停留过多的时间。即使是这样,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人,或许因为自身的原因,或许因为父母教育的原因,始终无法真正进入社会,获得养活自己的必要的社会资源。这是一个不幸的现实。此外,由于人口的增长,在人口密集的地区,获得一份工作已经越来越困难。这必然迫使人们停留在这一个层次而无法提高。这是一个不幸的社会现实。再有,照应前文,人们所从事的养活自己的工作,应该具备一定的复杂程度。而处理这种复杂问题,是这份工作的重点。只有这样,人们才会在工作中,提升对世界的理解。现实世界中,诸如打扫卫生这样的工作,很难具备相当的复杂性。据本文观点,这样的工作,不适合作为一个专门的独立工作来进行。这也是未来世界,社会分工需要改进的地方。

理解世界的第二个层次,是在工作生活的过程中,不断丰富和深化对世界的理解,进而解决知识“多与少”的问题。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。人们在工作生活中,不断运用具体和抽象逻辑,以达到熟练运用并可以解决越来越复杂的具体问题。在这个层次,人们以熟练使用辩证逻辑为达到目的的标志。在这个高度,学习新的知识和接触新的事物,都将不再是神秘的过程。反之,人们会冷静面对未知事物,理性思考开始成为行事的主要方式。基于情绪冲动的行为,逐渐减少。

理解世界的第三层,是在工作生活中,学习和了解如何与人合作,如何面对其他的人,如何理解他人的行为。这个层次,解决“人与我”的问题。人的行为和客观世界的规律,有着显著不同。理解人的行为并依此与人相处,需要发展出不同的思维。这个层次的思维,其初等阶段,以关系为中心。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,跟周围的人的关系密切相关。面对不同人,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。这时的自我感,实际上是角色感。随着与人交往的深入,从对他人的依从,逐渐向着对自己的依从转化。对待他人的方式,也开始趋同。自我的展现,越来越一致。“人与我”的关系,从以“人”为主,向着以“我”为主的方向发生变化。仅这一转化而言,在中国社会里,已是困难重重。中国社会的传统和现实,无时无刻不在压迫生活其中的人,向着“他人”妥协,任何“自我”的彰显,都面临异常强大的反对和困难。很多人,终其一生,都难以走出这个牢笼,更不用说更加向前的发展。这又是一个不幸的现实。一般而言,对于普通人,正常的发展,是达到“人我”的平衡。少数人,可以在逻辑和理性的深化中,看到“人”与“我”的无奈对立,并进行更加抽象的思维,最终确定“人与我”的完全平等性。到达这个高度的人,会在处事之中,显现特别的灵活性和平和性。

前面的三个层次,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。但如果只在这个层次停留,其实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答案。对于理解这个世界,还没有走到这个时代应有的高度。遗憾的是,这个世界的教育,在今天这样的体系下,只能把普通人带到这三个层次的平均水平。因而思维堕化现象严重,错误的理解,大行其道。正如上文所述,审美逻辑是这个问题的解。

对于审美逻辑,前面已经有了介绍,这里进行一些补充,从而大家可以了解第四层是怎样的情形。在第四层之前,在审美逻辑之前,审美和逻辑是分别发展的。我们所谓的艺术是审美的深化和发展。是人类特有的感受美的能力的充分展示。我们所谓的科学是逻辑的深化和发展。是人类特有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充分展示。当这两者分别发展到今天的高度,一种融合的需要开始变得突出,因为各自单纯的发展,已经显现出不足。优秀的艺术家,对审美的驾驭能力已经很高。但是,缺乏逻辑思维,没有办法对审美本身进行逻辑性的认知,从而没有办法把审美自觉地,有意识地加强或应用到其它方面。而优秀的科学家,由于缺乏对逻辑的审美,在复杂逻辑的取舍中束手无策,堕化思维增加,不胜其烦。艺术和科学的分开本是为分别深入发展提供可能,但两者始终的分离,伤害的却是人们深入认识世界的能力。人们应该同等地发展审美和逻辑两种能力,当两者发展到一定高度时,对审美进行逻辑性认知,对逻辑进行审美式感知。从而把审美和逻辑融为一体,成为自觉自美的“审美逻辑”。这就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四个层次,它解决认知世界的“美与丑”的问题。

很遗憾的是,我们身边的人们,很少具有第四层的认知能力。大部分人都是陷在前三个层次,不能前进。这也是此文要终于第四层的原因,因为后三个层次的真正理解,需要完全建立在审美逻辑,或者说第四层的基础上。离开了审美逻辑,后三层与妄语无别。

以上,就是关于理解这个世界,笔者在此时此地想要讨论的一些话题。

沉默

小时候,喜欢说话。那是多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。是为吸引他人,也为取悦自己。上大学后,知道听众的重要。于是会收敛。但遇到自己熟识的话题,幼稚的自我表现仍会占上风。此外,开始学会使用语言做武器,和他人争执,辩解。那时,获取他人的理解,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。在这样的冲动驱使下,说过好多好多话。上述这些,其实都是无聊的言语。

与其说人是生活在环境中,不如说人是生活在自己的情绪漂流中。年轻时,水流充沛,地势陡峭。情绪的漂流,是紧张而无法自主的。都在应付各种的转弯,跌落,颠簸。这样的旅程,刺激,惊险,却又疲惫,时而失落。在真实的漂流中,我们无力移山倒海。但在情绪的漂流中,一个人若学会如何观察和控制自己的想法,这漂流会日渐变化。可能变缓,也可变直。少去了刺激,却欣赏到无边美景。

然而,平静的漂流在现实中是少见的,人们见之必称奇怪。既然已经进入平静,就不会再去使用语言获取理解。无边美景,让人看到世物的另一面。其实,能理解你的人,一直都能理解你。不能理解的人,很少有人会变化为理解你的人。与其争辩,不如沉默。在沉默中,平静地漂流。在那无边美景中,有人嘲笑,有人议论,有人咒骂,有人微笑。见到微笑的人,回给他一个微笑就够了。这就是沉默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