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idth=”400″
height=”auto”
description=”86版《西游记》第三集:大圣闹天宫”
player=”5″
autoload=”false” autoplay=”false”
loop=”false” autorewind=”true”
skin=”onedesign”
/]
电视剧《西游记》演到第3集,算是到了第一个小高潮。那就是《大圣闹天宫》。对于电视剧而言,一个小时一集,算是不短了。这也难怪,大闹天宫本来就是一出引人入胜的闹剧。
这不是孙悟空一个人的闹剧,这是所有人都参加的闹剧。
起头的,自然是太白金星。太白金星,就是那个两次出主意把孙悟空招上天庭的人。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太白金星的行事,实在是不敢恭维。他劝玉帝不要兴兵讨伐孙悟空,本是出于对双方的好意,避免不必要的战斗。可是,除了这一厢情愿的好意以外,此君实在是没有成事之才。第一,他走前并没有想好要给孙悟空什么官职。第二,他也没有考虑孙悟空不答应,或是一走了之时应如何应对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个精准的描写。我们的文化,过度强调“初衷”,只要“初衷”是好的,后果的偏差便都是别人的错。在“官封弼马温”中便是如此。孙悟空初上天庭,竟然官职未定,太白金星没有责任。后来,孙悟空私自返回花果山,没人问太白金星该如何应对。这老头,除了迂腐的好意之外,全无责任感。主意好出,但思虑一个全面的对策,就不是他能力所及。可是,没有人因此而责备他。反而,玉帝第二次还是听了他的建议,再招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大圣。
其次,这玉帝也是“昏蛋”。他治下的天庭,极重刑罚。巨灵神失手,李天王竟然立即要将其斩首。后来的沙和尚,只是打碎了琉璃盏,便被贬下天界。可笑的,就是这刑罚偏又因人而异。李天王讨伐孙悟空,可以说是每战必败。倒没见人向他问罪。本来打算斩首巨灵神,却被哪吒劝回。这又是中国社会的常见病态。凡事都要有人唱个红脸,有人唱个白脸。李天王怒骂巨灵神,只是显示自己从严治军,哪吒进劝,彰显仁爱。李天王纳谏,以示其从谏且宽容。一来一往,所有人只在各站地步,显示德行。反而,没人细究失败原因,如何对治。所有人回来,大都是“弼马温果然神通广大”一般的感叹,无人可以说出个子丑寅卯。此风日长,人们除了学会如何互相保全面子,就再也不去细究事物道理。整个民族,也就渐渐失去深究事理,独立思考的能力。这样的民族,如何能不衰落。人们说《西游记》的天庭,就是对世俗社会的影射,实在不假。
再来就要说说大闹天宫的主角,孙悟空。前文说过,这猴子是参破生死才有如此神通。为何要参破生死?寻求解脱。那什么是解脱?正如这两个字的字面含义一样,需解且需脱。简单说,就是自由。不受那阎王老子管的那种自由。虽然孙大圣了却了生死,获得了自由,但终没有得到究竟的解脱。别人叫一句“弼马温”,他便举棒要打。别人说蟠桃盛会没请他,他便大闹一番。这哪里是自由之人。如果有人想他出事,只要一句话,就可以达到目的,犹如咒语一般。连那呆头呆脑的猪八戒,都知道这孙猴子最吃激将法。寻他去救唐僧,也就是几句话的事。此时此境的孙悟空,全无自由可言。佛家说人心中浮躁,不得收敛,称为“心猿”;说人意念散乱,不得专注,称为“意马”。吴承恩老先生怕是也想到这些,才在文中有如下诗文:
猿猴道体配人心,心即猿猴意思深。
大圣齐天非假论,官封弼马是知音。
马猿合作心和意,紧缚牢拴莫外寻。
万相归真从一理,如来同契住双林。
是啊,孙悟空心随外境转,自己不能做主,所以才是被外境“紧缚牢拴”,心不由己。由此,才上演这一出大圣闹天宫。
接下来要说的,是这《西游记》的作者,吴承恩。我不知道吴老先生是否如网络上所说,是虔诚的佛教徒,也不想妄加评论。只看这《西游记》文本,不合之处颇多,甚是热闹。于这大闹天宫一段,略说一二。首先,孙悟空见到如来佛祖,张口便问:“你是那方善士,敢来止住刀兵问我?”。佛祖是如何回答的呢?佛祖说:“我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,南无阿弥陀佛。今闻你猖狂村野,屡反天宫,不知是何方生长,何年得道,为何这等暴横?”。《佛说阿弥陀经》中写明:“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,有世界名曰极乐,其土有佛,号阿弥陀,今现在说法”。主持西方极乐世界的,是中国出家人,从不离口的“阿弥陀佛”。而我们都了解的释迦牟尼佛,是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的教主。《西游记》中,佛祖所说“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”,确实让人困惑。第二,就是书中奇妙的道教和佛教的关系。太上老君,就是传说中的老子,在拿出金刚琢帮助二郎神抓住孙悟空的时候,向观世音菩萨,做了这样的介绍:“……一名金钢琢,又名金钢套。当年过函关,化胡为佛,甚是亏他,早晚最可防身。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”。这就引出了历史上有名的佛道之争。西晋时出现了一本书,叫《老子化胡经》。讲的是老子西出函关,到了天竺,收一胡人为徒。此徒后来颇有成就,号称释迦牟尼。所以,按照《西游记》中的这个说法,佛祖还得称太上老君为“师傅”嘞。可人们若是细看道家和佛家的经典,应该可以发现,佛家论理之深,囊括之广,体系之完备,不说全在道家之上,却也可说自成一体。而佛教很多观点,并不能在道家经典中找到对应。笔者以为,所谓“老子化胡”一说,实是阿Q精神的表现。每每提及,令人汗颜。好一出大闹天宫,吴老先生,真是乱上添乱!
最后,说一个电视剧改编后而加入的奇怪片段。二郎神抓住孙悟空之后,玉帝这个糊涂虫,转身对观世音菩萨说:“少时将妖猴斩首,请菩萨一同观看”。中国的大众,都知道这观世音菩萨是救苦救难的,怎么可能会去观看“斩首”。这玉帝,真是糊涂到家了。这话又不禁让人想起《妙法莲华经》中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中的四句偈:“若遭王难苦,临刑欲寿终,念彼观音力,刀寻段段坏”。真真是越来越乱了。
这大闹天宫,当真是:你方唱罢我登场,神仙道士菩提僧。为擒妖猴天地乱,唯独大圣困佛山。歌舞升平今又起,举世无争半千年。善恶是非谁去辩,意马心猿莫问人。
二郎神抓住孙悟空之后,玉帝这个糊涂虫,转身对观世音菩萨说:“少时将妖猴斩首,请菩萨一同观看”。中国的大众,都知道这观世音菩萨是救苦救难的,怎么可能会去观看“斩首”。这玉帝,真是糊涂到家了。这话又不禁让人想起《妙法莲华经》中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中的四句偈:“若遭王难苦,临刑欲寿终,念彼观音力,刀寻段段坏”。真真是越来越乱了。 这个看你咋理解了?也可以理解为,因为观世音菩萨,悟空并没有真的被斩首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