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麟话西游之二

[hana-flv-player video=”http://d35xjlvobqn7pu.cloudfront.net/video/xyj01.flv”
width=”400″
height=”auto”
description=”86版《西游记》第一集:猴王初问世”
player=”5″
autoload=”false” autoplay=”false”
loop=”false” autorewind=”true”
skin=”onedesign”
/]
86版《西游记》第一集:猴王初问世。版权声明:本人无此视频版权,如版权所有人不愿个人网站使用此视频,请与站长联系。电子邮件:webmaster @ tianlynn.net。

虽说《西游记》里常有不合佛法的桥段,却也是名著中一开篇就有境界的。这便是孙悟空对生死的思考。小的时候,常对孙悟空神通广大的本领念念不忘,常梦想自己也能腾云驾雾,变化分身。近来才发现,竟然忽略了一个重要情节。原以为孙悟空一身本领是菩提老祖传授的,原以为孙悟空神通广大是因为天地精华形成的身体,其实,孙悟空可以大战十万天兵天将,可以降服无数妖魔鬼怪,其真正根源,不在外界的天时地利,全在这一开篇就涉及的生死之惑。孙悟空区别其他猴子,其他妖怪,甚至其他神仙的地方,就是他能敏感的察觉生命的根本困惑。

和孙悟空一样对生死有深刻思考,遍访名师,知非即舍,最后克期取证,终成正果的,便是释迦牟尼佛。其实,印度传统上的哲学,都在讨论生死要义。这也是印度哲学水平较高的一种必然。相比之下,“不知生,焉知死”的中国儒家,境界就有限的多了。其实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,“不知死,焉知生”。生死必是人生大意,而明了死生之意,才能从容面对生活。

生死事大,孙悟空有大智慧。

再来聊聊孙悟空的师傅。电视剧里称孙悟空的师傅为“菩提老祖”,原著中则写明是“须菩提祖师”。“菩提”是佛家语,意为“觉悟”。而“须菩提”则是佛的一个有名的弟子的名字。读过《金刚经》的人应该都知道,“须菩提”便是《金刚经》中发问之人。《金刚经》是一部在中国社会广为传播的佛家经典。其中四句偈更是为很多人所知,那就是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。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。《金刚经》是一部讲般若空观的佛经。而这位“须菩提”长老,更是有着“解空第一”称号的弟子。有意思的是,这位祖师,给这个远道来的猴子起的名字叫“孙悟空”。这“孙”姓是依其体态而来,这“悟”字是字辈排行,都有来源。唯独这“空”字是祖师自取。这个以“解空第一”的祖师,偏偏要给这个“猢狲”起个叫“悟空”的法号,着实不得不叫人遐想。这个能够发出生死大问的猴子,也许在祖师眼中,已是悟空之人了吧。

也许有人会说,这祖师可能只是希望这猴子,能够达到“悟空”的境界。我不反对这个观点,只是觉得如果只是“希望”,那会有很多弟子叫悟空吧。说到很多的“悟空”,倒是想起来钱文忠教授在《玄奘西游记》中提到一个叫“悟空”的行者,从大唐去往西方,最后落脚在迦湿弥罗。历史中的很多偶然,就是这样值得回味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