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躁

我也许又急躁了。

我自觉有急躁的基因,但急躁毕竟不是什么好事情。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好处,估计也只能说,毕竟还年轻!

我们成长的过程,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可最难于掌握的,一定是“等待”。这里面,有两个难点。第一,是境界。人若没有一定的境界,但不能看到很远,自然不知道可以“等待”。第二,是信任,对时间的信任。当人还年轻的时候,拥有健康,拥有精力,拥有热情,拥有时间。只是这最后一份拥有,总是被人误解或误用。年轻人拥有时间,总是想“挥霍”。最典型的“挥霍”,便是遇难事,总有“从头再来”的想法。我们总是认为时间是解决问题的资源,而很少认为时间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工具。使用这工具的方式,便是“等待”。

不知道去“等待”,便难免“急躁”。我不过就刚过“而立”之年,自然不能免俗。

写下这些话,希望再次急躁时,拿出来看一下,便能感觉好一些。

最后一个朋友

10岁的时候,最好的朋友是我的表弟。那时我们几乎天天见面,经常一起玩。

20岁的时候,最好的朋友是我的大学同学。那时校园便是世外桃源了。

30岁的时候,我和老婆在美国生活,可身边却总觉得少了个朋友。

最近,我终于找到了他,而且这将是我这一生,最后一个重要的朋友。他就是孤独。

其实这个朋友一直在我的身边,只是我很少留意他。年轻的我,不喜欢和这个朋友相处的感觉。从上学,到上班,一直生活得热热闹闹的我,尽力和这个朋友保持着相当的距离。直到最近,我才觉得忽略了这位朋友。现在的我,可能生活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好,但却开始理解并接近孤独。也才发现,与他独处的时光,并不像以前一样难过,而是感觉到很平静。

以后的生活,便是总有朋友陪伴的。

如果“彭宇案”要翻案

最近开始有消息说“彭宇案”有要翻案的可能。如果是真的,自然说明此事影响之大,之深。然而,有些谈论“彭宇案”的文章,确总是把目光盯在办案的法官身上。颇有除之而后快的感觉。这便很值得人们深思。看来,想拿“临时工”说事儿的人,并不总是“上级”。

中国社会有很强的对人不对事的传统。如果,看到彭宇案,却只想到个把当事人,没有想到为何中国司法体制会产生这样的悲剧,那翻一个彭宇案,也就是翻个个案而已。

如果彭宇案的主审法官没有做任何规章制度禁止的事情,那我们就没有理由声讨一个基层的工作人员。翻案可以从上而下,但反思,需要从下而上地进行。

评:学生每日排队鞠躬

原文:http://news.163.com/11/1026/13/7HA0KHE400014AED.html

2011-10-26 13:46:45 来源: 羊城晚报(广州)

四川消息  四川泸州高中前后校门口处,每日都会有学生分列两旁,向老师鞠躬,此举系该校学生团体自律部的传统,并且已坚持两年多。

对此,该校德育处介绍,向老师鞠躬,是一种传统礼仪的回归,有利于调剂现代师生的关系。

评:教师,作为一门职业,和其他所有职业一样,其尊敬应是赢得的,不是白给的。这种只要忍到了某个位子上,就会白得好处的现实,正是这个社会各种角色都在钻营的基础之一。此恶务除,除恶务尽。向赢得我尊敬的老师们致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