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看一个综艺节目,里面有翻译给美国人介绍孙悟空,提到孙悟空会变化。这时我听到的翻译是“change”,马上知道肯定不对。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72变的“变”到底应该翻译成什么。
先来说说“change”这个词。这肯定是一个广大英语学习者都会接触的一个动词,大意为“变化”。然而,如果不细究这个“变化”的具体含义,很多时候会词不达意,就像上面的这个例子。其实,“change”是一个含义很宽泛的词。任何一个人和事物,随着时间变得与之前不一样,都可以称之为“change”。所以,当我们感叹世事无常时,会说“人都会变的”。这句话翻译成英文就很简单:“everyone changes”。所以,当我们说“Sun Wukong can change”的时候,母语为英语的人们是不知道你想说的是什么,因为每个人都会变的。 他们会知道,孙悟空一定有和其他人不一样的“变化”,否则你也不会说一句“Sun Wukong can change”。可是,由于“change”的外延过于广泛,人们是无法猜出来你所说的变化具体指什么。
我们如果换一个词,就可以很明确的表明72变是怎样的一种变化。这个词就是“变身”。如果你去查字典,专指身体外形变化的词,主要有三个:transform,transfigure和metamorphose。这三个里面,最熟悉的就是“transform”,因为动画片“变形金刚”的原文就是“transformer”。关于“trans”这个词根,其实可以专门写一些文字。这里主要表明,此词根表达的是“由此及彼”的这样的变化。而“form”的意思就是外在的形式。《心经》中,“色不异空”的“色”就有翻译成“form”的。所以,“transform”指外在形式由此及彼的变化,很适合72变的这个“变”的含义。
既然已经表明了立场,就要说说为什么另外两个词,不适合用来表达这个“变身”的意思。如果细心,一定有人会说,“transfigure”其实更合适。这个想法可以在《哈利波特》电影中找到佐证。《哈利波特》里公平又严厉的女教授米勒娃·麦格(Minerva McGonagall),就是一个精通transfigure的女巫。在《哈利波特》的世界里,transfigure是一种令物体外形发生变化的魔法。特别是可以使非生物的物体变成生物,或者使人变成动物并不丧失魔法。听上去孙悟空也是个中高手。如果限定在《哈利波特》的情节下,这个翻译自然很契合。然而,我们不想把《西游记》与《哈利波特》混为一个魔幻体系。所以,这个transfigure的含义就要在《哈利波特》之外去寻找。
如果离开《哈利波特》,我们就会发现,transfigure这个词语,通常用于一个很确定的上下文中,那就是圣经新约里面提到的“耶稣显圣容”。这里的transfigure,不光是指耶稣身体发出光芒,还历史性地赋予了transfigure明确的宗教内容和含义。所以,用transfigure去表达孙悟空的变化,就不是十分合适的了。
最后说一下metamorphose。据说,这个词也曾被用于表达“耶稣显圣容”的意思。后来逐渐演化的过程中,这个含义越来越少被提及(但没有消失)。更多的被用来指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。显然,孙大圣不是昆虫纲的。
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,一个词含义的变化,除了词根所表达的含义以外,很多时候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文化发展过程紧密相关。所以,学习语言,也可以促进对其他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。这也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。
好巧,我很久前就想过这个问题,结果是在两个词之间纠结,transfigure和avatar,但又觉得两个都不是100%地契合。Transfigure上面已经说得很详尽,就说说avatar的理由吧:一个比较基本的解释是the phenomenon of an avatar是指descent of God in human and other forms,仅仅而且广泛地存在于源自印度的宗教中。孙悟空可以从物理形态上变成其他有生命(神、人、妖、动物植物等等)和无生命的物体,但是精神上,永远都是唯一的一个。所以avatar的优势在于其能表现孙悟空的宗教和地域背景,孙悟空的72变也恰好应对这个词的基本意义,观音、普贤、文殊菩萨等神仙也会变成种种人间形态,说他们的变化形态是avatar,一点问题没有。
举个例子吧,如果孙悟空自己变成一块石头或者一只鸟,那就是avatar,如果他把一片普通的树叶变成一块石头或者一只鸟,那就是transfigure。电影《Avatar》借用了这个宗教单词,但其应用并不准确,因为电影里有两个形态同时存在,即地球人和阿凡达人的躯体,精神上只有一个;而avatar的本意中,不同的形态不能并存。总结一下avatar吧,这个词的不足也是它的优点,即其宗教和地域意义上都有印度色彩,可我心里总有点不情愿孙悟空的神通带这种色彩。
我还真没有想到avatar这个词,因为感觉差距有点大。你这么一提,我也去查了一下,结果大致如下。第一,avatar是个名词,不是动词。第二,avatar是梵语不是英语,几乎没有看到avatar在英语文化中有过什么影响。avatar主要的用法,正如你所说,是集中在印度教的经典中。主要是指印度教主神毗湿奴在世上的化身,其主要目的是在世间传法,恢复真理。所以,这个意思是指有目的的在世上化身,和孙悟空的变化不同。说到观音菩萨的化身,我查阅了一下《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的介绍,里面提到所谓“十方诸国土,无处不现身”的“现身”使用的名词是manifestation。这个manifest是一个很需要知道的动词,我还需要研究研究。但是,没有发现有使用avatar来描述的。另外,观音菩萨的现身有所谓“千处祈求千处应”的说法,所以,也不太符合avatar不同形态不能共存的特点。所以,我觉得用avatar翻译72般变化,还可以再商榷。
再说说transform在我这儿落选原因吧:1. transform总给我一种质量和能量都守恒的暗示,2. 这个词还让我感觉有一个渐变或者一步一步的过程。这两个感觉都很符合transformer(变形金刚),但不太像孙悟空的神通。
相较于“变”,我想得更多的是“72”,从六七岁就在想了,至今无果。
72这个数是实数,还是虚指?
如果为实,是他的能力能变72种事物,像衣橱里的72件衣服一样,每一种都预先设计好了?还是他有72种变化的额度,想变什么就变什么,像72块钱一样,把72的额度花完了就没有了?还是他能在72种指定的分类中任意变化?
如果为虚,72变意味着很多变化,其实的意思是变幻无穷,无穷大的数量?女娲能70变,二郎神和牛魔王也是72变,沉香73变,这些有比较了神通之后的说头?或者也是虚指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