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前说了很多形而上的东西。读者也许累了,我也想换换头脑了。我们接触过的所谓辩证唯物主义,是一门挺奇怪的哲学。它是“断见”的观点。当然,“断见”并不一定意味着问题,至少在我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是这样的。它的问题是,它给出了很多观点--我就不赘述了--可没有给出人应该如何面对现实生活的任何指导。反而,由于此前论述的原因,如果不引入一套独立的道德观,持此观点的人们,必然会堕入“弱肉强食”或“尔虞我诈”的生活思维中而不以为怪。另外,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西方思想的产物,还带有着一个西方思想的典型思维,那就是认为人们可以一味地追求无限制的发展。这是本文要讨论的话题。
知止
《大学》开篇有一段很少被人引用的话,我却以为这一段甚好。那就是:“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”。我们先聊聊“知止”。
我不去深究《大学》原文中的含义。只是说说我是如何理解“知止”这两个字。西方世界带给我们中国的一个观念上的冲击就是人们应该去掉束缚,大胆发展。就束缚一说,我很是赞同。过去的中国,过度地使用各种手段压制人们发展的空间。打破这种束缚,是必须的,也是必然的。而我在这里要反对的,是因此就走向的另一个极端,那就是发展不能受到任何约束。
时至今日,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是经济和军事。任何文化或科技上的进步,无不是依附于经济或军事的。为了在这两方面有所发展,我们制造了各种问题,环境问题,粮食问题,战争冲突,经济危机等等。而自西方文艺复兴到今天,西方思维的一路凯歌,让人们内心对人类的认识向着战无不胜的方向倾斜。更有甚者认为,上述问题正是发展不足造成,更要追求更多更快的发展才能解决。
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,人类从古到今的发展,无不是逐渐利用自然规律的结果。而自然界,又一直通过自己的方式告诫人们,人类的认识还不足以解决所有的问题。人类至今,仍被自然规律所制约。上述诸多问题,显示的是一种限制,那就是,人类的知识和科技还不能摆脱自然的束缚,很多问题我们还解决不了,必须予以避免,才能免遭恶果。这种追求无界而能力有限的事实,并不被大多数人认可。各种对上述问题的警告,都被忽略甚至嘲笑。大多数人,并不“知止”。
从社会层面,返回个人视角,类似的问题也存在。大多数人,终日奔波,只见经济追求,无视其他。一切只以成败说话,为了利益,铤而走险。小到欺瞒隐藏,大到杀人灭口。社会乱象由此层出不穷。社会的组成,一定是金字塔状的。这也就意味着大多数人永远有向前冲的理由和动力,也永远有不如他人的感慨和失落。社会生活中的不如意,被简单归结到实力不强,地位不高,权利不大,关系不硬等等利益紧密相关的事情上。个人的成长,已经很久不是一个热点话题了。
很多人感到疲倦,感到迷惑,感到此路不通。于是发问,“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争夺,真的是人生真谛么?”。在有能力回答这些问题前,我只知道,不能再一味地低头疾行了。
在停下的那一刻,我明白了,人要“知止”。当把一切盲目地对经济的追求行动放下时,便是“知止而后有定”。这才是思考人生的第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