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这样一种思考方式或角度,有时会带给人们一些思考。不同意的人,理由也充分。所以,认同与否,全在读者自己。
意义
这种思维方法,叫做“意义论”。道理很简单,就是凡事问一句“图什么”。当然,如果尝试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这样发问,一来浪费时间,二来,很多问题会渐渐归结到一些很基本的问题上面。如果读者认为,“意义”也许根本不存在,那就不用继续,笔者也不会为此分辨。
是的,很多问题会归结到非常基本的问题上,其中之一,就是生活的意义,或生命的意义。我们对很多事情的评价,最终会追究到这个问题上。比如工作是为了什么?怎样看待工作的成败?如此种种,都需要用生活的意义去回答。可是,人们在思考问题时,总会略过这一点。我想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,人们不太认为生命的意义,是一个需要回答,或者有唯一答案的事。我没有办法给出我的答复,但我希望读者开始和我一起思考,至少先假设生活是应该有意义的。至于这意义是什么,在现在这个阶段,还不重要。
如果我们认为生活应该有意义,那我们可以看看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,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。
首先看看大家熟悉的无神唯物观。在这套理论体系中,人是自然界逐步进化的结果。人类因能进行逻辑思维,而逐渐脱离动物界,成为世界的主宰。这种转变,我们至今也不能说完全了解,但都倾向于认为这是进化中,各种偶然因素的结果。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转变,孕育出今天繁荣的人类社会。基于这样的认识,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生活的意义呢?说实话,我还真不好说。因为这样的理解,让人很难从中得出有建设性的思考。如今,人们非常在意物质生活,更是以物质的丰富为生活的指导和努力的方向。基于这样的想法,各种惟利是图,急功近利,自私自利,都显得很自然。我们是从自然的偶然中脱颖而出的,利用自然赋予的智力,为自己争取更好的生活条件,优胜劣汰,多么的天经地义。由此,争夺,欺诈,以致偷盗,抢夺,乃至战争,奴役,无非是用实力换势力,充分利用智力资源,没有道理予以反对。显然,这和我们通常理解的所谓道德,明显相悖。可我于此,不见矛盾。道德,是独立的坐标,没有明显且必然的基础。
不光人生的意义不够明朗,整个宇宙的运作,也难窥探其意义。正如此前提到的《三体》,及其所代表的宇宙观。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,人类在进化中前行。人的生命只有一次,追求无需止境,只因死后一切归空。宇宙也终将结束于大爆炸的反过程。然后从头再来。整个世间存在,在诞生死亡中无穷无尽。禁不住想问,这样的存在,这样无尽的推倒重来,用意何在?
说了这么多,该换换思路了。
让我们看看与无神唯物论观点迥然不同的佛学世界观。首先,佛学的世界观,也是无神的。不因佛或菩萨等看似超自然的存在,就简单说佛学是有神论。佛学的观点很鲜明,“无主宰”。其次,佛学不是唯心论。既不说自身内在之心,又不说外在另有一心。佛学谈“心”,却不唯心。佛学的观点是,万法唯识。是一种既不唯物也不唯心的观点。世间万物,由“业力”驱动,而“非自然”。众生在世间,在六道中“轮回”,直到悟道成就,离生死,出轮回。如不悟道,或无成就,则终而复始,六道轮回,永无止境。有心的读者可能已经感觉到了,又是一个周而复始,无休无止的状态。人生意义何在?
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。我不在意人是否有来生,但貌似有与无的双方,都告诉人们,生命就是周而复始的重复。我的直觉,不喜欢这样的世界,因为在我看来,全无意义。存在,就是一个永不停息却又单调无趣的过程。生命如若当真如此,这世间也真真是无趣之极。